close
保險經紀人屬於長青職業,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到現在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從未衰退。隨著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不再擔憂溫飽問題,隨著經濟的提升,人們不在是老觀念,把閒錢存在銀行,大家都學著投資理財,然而選擇一樣好的產品,為未來買一份保障,都是目前人們所嚮往的,這些都離不開專業的保險經紀人,他們起著重要的角色,為客戶規避風險,贏取更高的利潤回報。
第八屆兩岸四地保險精英圓桌大會昨天上午起在廈門舉行3天,台灣保險、保監、培訓業者百餘人參加,國民黨立委許舒博以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身分發表演講,強調兩岸合作可以在觀念與技術上有更好的提升;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獲頒大會特別貢獻獎。
保險精英圓桌大會是兩岸四地保險業者重要集會,每年選出十佳保險人員、頒發年度人物獎項並有保險業論壇與新產品說明。昨天大陸十佳保險服務人員,就有1位藏族人是保險公司查勘員,因為震災期間忠於職守,建立保險服務點並協助救災而獲獎。
金融MOU 拉近彼此距離
許舒博同時是國寶人壽副董事長,也是歷屆圓桌會議第一位獲邀上台演講的台灣保險人員,他指出,兩岸在簽訂ECFA、金融MOU之後,加快了合作的腳步,但金融業的合作一直有許多壁壘,彼此都不敢放得太開,特別是大陸限制台灣保險業登陸的「532條款」(意指限定一定營業年資、營業額的保險公司才能申請等等條件),讓台灣保險業者無法將新的觀念帶進大陸。
他認為,兩岸從金融MOU簽署後,已經進入大規模合作的新紀元,彼此應該真心誠意,一起把市場做大,提升彼此水準。簡單說,台灣起步早,在保險上的創新遠高於大陸,而大陸有廣大的市場,可藉此吸收台灣的技術。
許舒博也勉勵全場5000多名績優保險員,優秀的保險從業人員是客戶最信賴的夥伴,更是協助理財可以獲利的夥伴。台灣諸多保險從業人員也在這個會場,希望經由開會認識之後,縮短兩岸保險業的距離。
須突破證照認可問題
會後接受台灣、香港與大陸媒體採訪時,許舒博就比較大開大闔,講出一些現實問題。他指出,兩岸保險業要合作必須先突破證照問題,兩岸應建立同一套認證標準,讓同張證照可以在兩岸都獲得認可。
另外,台灣的保險業比較進步,每人平均擁有2.7張保單,保險市場非常成熟,大陸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容許台灣業者到大陸投資,不要拘泥於50%對50%的規定,這項對等持股的規定讓台灣業者裹足不前;台灣有各式符合時代的新保單,照顧消費者權益,讓台灣業者登陸,更能提升大陸保險業水準。
保險填補老年化負擔
許舒博也建議,大陸以營業年資來限制台資保險業登陸,不如以資本額來限制,大型保險公司到一線城市,中小型保險公司則可以到二、三線城市省區,這樣才能全面引進台灣的保險新觀念,讓大陸消費者享受保險利益。
在回答大陸記者的問題時,許舒博指出,他觀察到大陸人口逐漸邁向高齡化,以他擔任立法委員的體會,高齡人口的生活成本對政府財政造成很大負擔,民間保險業正好填補這個空缺。
大陸記者又問,高齡者可以買人壽保險嗎?許舒博說,台灣有針對銀髮族設計的醫療人壽險保單,就是符合時代需求而設計,相信大陸朋友也會覺得適用。他最後強調,保險業要兩岸合作,對雙方都有利,兩岸在這方面的談判應加快腳步,讓彼此共享利益。
資料來源:2011-07-19/旺報/特派員洪肇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