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加工、經營、流通企業;餐飲業、食堂;各級政府相關監督部門都必須設立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師;同時《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企業的違法成本達到所有生產原料和設備的10倍至20倍。持有從業資格證書、擁有專業知識技能的食品管理師必將迎來廣闊的事業發展前景!從毒豆芽、染色饅頭、再到假蹄膀、福馬林鴨血、墨汁芝麻,大陸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大陸國務院決定集訓食品從業人員,每人都將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科學知識和行業道德倫理等方面的課程,每年不得少於40小時。

讓民眾了解食品安全
此外,還將建立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形成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專家、消費者和媒體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讓大陸民眾對食品安全認識的普及率到2015年能提高到80%以上,中小學學生提高到85%以上。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近日印發《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2011-2015年)》(下稱《綱要》),要求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和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格落實「先培訓、後上崗」的制度,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主要的從業人員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科學知識和行業道德倫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訓不得少於40小時,每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每年也要接受不少於40小時的集中專業培訓。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綱要》強調:1.展開「食品安全宣傳周」和食品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等活動;2.編輯出版相關的科普讀物和音像製品,在有關媒體刊播食品安全公益廣告;建設相關網站,公開監督執法資訊;3.強化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
 
加強農村廚師管理
為了加強對農村廚師的管理,提高農村餐飲安全水準,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近日也宣布新規《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州農村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其中將推行「50人以上群體性聚餐報告制度」,以預防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農村群體性聚餐是指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業人口居住的地區,在非經營性場所舉辦的婚嫁、喜慶、喪事等各種紅白喜事宴席,就餐人數在50人及以上的農村集體聚餐。報告內容包括舉辦人、承辦廚師基本情況、就餐時間、地點、人數、人員來源、場地衛生條件、菜肴清單等。對已報告的農村群體性聚餐,舉辦者應與本村村委會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
 
此外,凡從事操辦農村群體性聚餐的被群眾認可的廚師,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必須登記備案,按食品從業人員的要求進行管理,每年必須進行健康體檢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取得《健康證》和培訓合格證後方可上崗。

資料來源:2011-05-10/旺報/記者楊慈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ffany 的頭像
    tiffany

    大陸進修、中醫進修、在職進修、心理進修、大陸中醫進修、法律進修、MBA進修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